新年里最暖的记忆
几日前,我整理相册时,翻出一张儿时的照片。照片里的我穿着花棉袄,牵着一只大狼狗,开心地笑着。看着这张照片,我的思绪又一次被扯回那个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。
我出生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,是那个时期少有的独生子女,经常在外公家生活。因为妈妈在家排行老大,又加上两个舅舅、两个姨妈当时都未成家,所以在外公家里,我一直是众星捧月般地被宠着。家中有了好吃好喝的,或好看的布料,总会首先想着我。记得就是拍摄这张照片那一年,我4岁,当时新年将近,有位远房亲戚寄来一块花色灯芯绒的布料,妈妈便用它给我做了一件花棉袄,留着新年穿。
那个年代,物质的供应远没有现在这么丰富,但是新年里欢天喜地的气氛却丝毫不输于现在。刚刚临近新年的时候,家家户户就开始忙着准备年货,有在家支起油锅炸馓子的;也有和面、剁馅做包子的;有成串成串腌鱼、腌肉的,也有结伴出门做新衣的,总之,大家仿佛都铆足一股劲,在新年里要吃好、穿好、玩好,也算犒劳犒劳辛苦一年的自己和家人。
时间来到了当年年三十的早上,我早早起床,穿上崭新的花棉袄,牵着我在外公家忠实的玩伴——一只名叫“虎子”的狼狗,跑着、跳着来到附近的一个小山坡玩耍。刚玩一会儿,爸爸带着他攒了半年工资买的海鸥牌照相机来找我了。说起这台海鸥牌照相机,在当时可算得上真正的奢侈品,比如今的许多单反相机都引人注目。那天早上,爸爸为我拍了很多照片,“虎子”自然也入镜不少。
到了年夜饭的时候,我们一大家人围坐在一起,说着、笑着、吃着,其乐融融,这一年里就算再多辛劳的经历,在此刻也都成了云淡风轻的谈资。而我和我的同龄人更加在乎的是饭后的节目——压岁钱和放烟花。压岁钱后来和大多数孩子一样,都被妈妈收去代管了,而那些曾在新年里燃放的烟花,仿佛从未熄灭,一直陪伴着我长大后的许多时光,在记忆深处绽放、灿烂……
撰稿:范 雷
编辑:秦建华
审核:秦建华